简述焊接参数对焊缝的影响
焊接电流:焊接电流对焊丝熔化速度及熔深有很大影响。随焊接电流的增加。平板焊接中即使在同一焊接条件下,如果余高过大,将会产生焊瘤。电流再增大,将形成梨形焊缝,焊缝内部将产生高温裂纹。为得到合适的熔化深度及良好的断面形状,必须根据坡口条件进行焊接电流的选择。
电弧电压:电弧电压与电弧长度有关,对焊缝形状亦有很大影响,电弧电压低,电弧潜入母材表面下方,热源处于母材中,形成深而窄的焊缝。如果电弧电压再降低,将形成梨形焊缝,并会产生裂纹。电弧电压提高,焊缝变平,同时焊剂的熔化量增加。
焊丝直径:在相同的电流、电压条件下改变焊丝直径也会使熔深、焊缝宽度产生变化。焊丝越细,熔深越大,焊缝宽度越窄。焊丝的熔化速度也越大,在效率上是有利的。但采用细丝大电流焊接,容易形成梨形焊缝,熔池不稳定,焊接结果不好。
焊丝倾角:前进角焊接,熔化金属先行于电弧,电弧不直接对母材面加热,结果得到熔深浅,熔宽大、表面平的焊缝。此情况下很少发生咬边,适用于高速焊接。后退角焊接,电弧力把熔化金属排向后方,电弧燃烧在露出的母材面上,容易形成熔深深、宽度窄、鼓起的后方。
坡口角度:坡口角度越大,根部熔深相应增大。坡口角度增大后,对防治焊接缺陷是有利的。但如果过大的话,由于熔敷量很多,增加了热输入及变形。
母材的倾斜:下坡焊时,熔化金属向电弧前方流动,形成宽、平、浅的焊缝。在高速焊接时,采用下坡焊方式,可以得到无咬边的低平焊缝。但如果母材向下倾角过大,焊缝中间下凹,在焊缝端部产生焊瘤。上坡焊可以得到熔深大、焊缝窄、表面突起的焊缝。但如果母材倾角很大,熔化金属向后方流动,后方中央突起过多,会在两侧产生咬边。
焊剂:大电流下使用粗粒度焊剂,后方的波纹会很粗,外观不好。小电流下使用细粒度焊剂,气体的放出不顺利,焊缝尺寸不均,容易产生气孔。使用粗粒度焊剂可以得到熔深大、熔宽窄的焊缝;使用细粒度焊剂,可以得到熔深浅、熔宽大的焊缝。焊剂的散布方法焊接缺陷及其对策
烧穿:调整焊接条件的同时,提高坡口精度。采用封底焊接或适当的衬垫。
熔透不良:提高坡口精度的同时,选择合适的焊接条件进行焊接?
高温裂纹:选用碳、硫、磷含量低的母材及焊接材料,并使焊接金属中含有适量的锰以及使用碱性高的焊剂。
低温裂纹:通过预热及减缓冷却速度能够加以防止。热影响区软化、脆化、耐腐蚀性降低:使用超低碳母材或含有碳稳定元素的母材可以防止该现象的发生。
气孔:对焊接区附近进行充分的清理,以及采用抗气孔性优良的焊丝与焊剂的组配,或者进行预热,减缓冷却速度。
熔渣卷入:尽可能保持母材水平,或者使每层焊接的熔敷量不要过大。
咬边:降低电弧电压,采用多**焊接
焊瘤:电流过大电压过低,速度过慢容易产生。